峡谷春茶
快速导航
新闻资讯 茶与文化 茶史探源 茶人茶事 茶俗茶道 茶叶知识 茶叶技术 茶业百科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
联系我们
婺源县峡谷春茶厂
地 址:上饶市婺源县思口镇西源村
电 话:0793-7335858
手 机:18970328928
 
峡谷春茶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| 详细信息

江西饶州茶业江南一绝

【作者/来自】网站管理员 【发表时间】2016-1-29 【点击次数】3843

江西饶州茶业江南一绝
婺源峡谷春茶网;2016.01.29
作者:姚道生


    饶州是唐代著名的茶产区,唐朝诗人章孝标在《送张使君赴饶州》诗中,夸赞“饶阳因富得州名”时,就提到了“日暖提筐依茗树”式的兴旺茶业。
    据《元和郡县图志》载,唐元和八年(813),饶州浮梁每岁出茶700万驮,税15万贯,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,所产茶叶深得当时关西、山东等地百姓的欢迎,大家普遍饮用饶州茶,甚至称饶州茶“其于济人,百倍于蜀茶”。当时,饶州茶园产量多、销量广,质量好,有的甚至成为上贡精品。各地茶商慕名而来,乘船至浔阳,入鄱阳湖,经饶州治所鄱阳县城,溯昌江而达浮梁,贩茶牟利,络绎不绝。白居易有诗云:“门前冷落车马稀,老大嫁作商人妇。商人重利轻别离,前月浮梁买茶去……”,说得就是茶商忙于贩茶而疏远了家人。
    茶饮之风,在唐开元年(713—741)时,就已经很盛行。那时,“茶为食物,无异油盐,人之所资,远近成俗”,“田闾之间,嗜好尤切”。市场对饶州茶叶的广泛需求,刺激了茶叶的生产贸易,不但农户扩大种植,而且庙宇之地也往往以种茶为主要产业之一。洪迈在他的《夷坚志·东乡僧园女》一文中,就介绍了宋庆元三年(1197)浮梁东乡寺僧法静“以暮冬草枯之际,令童行挈草稻糠入茶园培壅根株。”而在此之前,建于唐初的鄱阳荐福寺,就早已在寺院所属的土地上辟有茶园。到范仲淹景祐三年(1036)五月任职州守时,荐福寺茶园所产的“白眉”佛茶已成为上贡之品。
    元时,邑中名贤吴存就十分夸赞荐福寺的茶:“晴霏冉冉上松枝,莫莫堂中茗事迟。欲访赵州消午困,趁渠蟹眼未生时。”邑人吴名凤也写有赞美荐福寺茶的诗:“荐福有茶园,碾出眉上白。老僧具风炉,饮此湖中客。活水汲来活水烹,蟹眼沸过鱼眼鸣。喫得卢仝茶七碗,两腋习习清风生。”诗中不仅赞盛荐福寺茶的茶质极优,甚至连茶道、茶艺也极佳。鄱阳百姓更是将茶情、茶思发挥到极致,旧东湖十景中,就有“荐福茶烟”一景。
    饶州茶业的生产到宋代已经遍及各县,产量剧增。绍兴三十二年(1162),鄱阳、浮梁、德兴三县的茶叶总产量高达6777.8万公斤。明代时饶州府岁贡优质茶芽数量27斤,居江西十三个茶贡府县的前五位。清代中后期,英吉利、爱尔兰等西欧国家来华竞相购买茶叶,并由鄱阳港转运,既推动了鄱阳水运业务,又兴旺了县城街市,当时鄱阳仅茶馆就达20余家。到宣统三年(1911),县城街市除南北货行外,专营茶业的还有协和昌、杨济春等家茶行店铺。其中协和昌店行,尤为著名。
    协和昌茶行前店后坊,营销声誉甚好。每当新茶上市之时,店里都要雇请许多妇女临时进作坊分拣分类,店东对分类要求很严,常常亲自督查。此举既保证了茶叶质量,又增加了城内外部分家庭的收入。店东是婺源人俞仰清,他于道光年间(1821—1850)在县城街市办茶行,所研制的“太少双丝珠兰茶”曾与美国商人签约,出口量不下5万公斤,扬誉海内外,令饶州茶成为江南一绝。(来源:鄱阳县农业局)

68.4K
关闭

向上
版权所有:婺源县峡谷春茶厂 备案号:赣ICP备14009322号-2
地址:上饶市婺源县思口镇西源村 /上饶市婺源县思口镇新街[中国邮政]斜对面
手机:18970328928 电话:0793-73358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