峡谷春茶
快速导航
新闻资讯 茶与文化 茶史探源 茶人茶事 茶俗茶道 茶叶知识 茶叶技术 茶业百科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
联系我们
婺源县峡谷春茶厂
地 址:上饶市婺源县思口镇西源村
电 话:0793-7335858
手 机:18970328928
 
峡谷春茶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| 详细信息

古徽州婺源茶德史上的神圣标志《方婆冢》

【作者/来自】网站管理员 【发表时间】2021-11-10 【点击次数】1701
古徽州婺源茶德史上的神圣标志《方婆冢》
婺源峡谷春茶网:2021.11.10
古徽州婺源茶德史上的神圣标志《方婆冢》
  方婆,古徽州婺源岭脚村人。据史料记载:五代(907~960)时期,在徽州婺源和休宁交界的浙岭头,住着一位孤苦伶仃的方姓老妪。老人生活清苦,却有一副助人为乐的热心肠,她看到往来山间的商旅行人、贩夫走卒,挑担负荷攀登山路十分辛苦,就在浙岭上修了一段驿道并在山上的路亭里设摊供茶,长年义务烧茶供水为行人解渴消乏。方姓老妪从山上采来茶叶,一桶一桶从山涧提来清泉煮茶,茶叶虽粗老,茶具也简陋;仅一口水缸或三俩木桶,几只旧茶瓯或粗瓷大碗;然在炎炎夏日大汗淋漓时,喝到这样的茶水也不啻于甘露。茶香闻十里,善行传四方。方姓老妪用平凡之举把徽州人承传的传统美德作了真切的诠释,而且也印证了徽州女人的品格,即在艰苦环境中受到磨炼且仁爱慈善、助人为乐、力所能及地关爱他人。

古徽州婺源茶德史上的神圣标志《方婆冢》

  浙岭,是战国时期吴楚争雄的划界之地,至今仍有清人题写的“吴楚分源”石碑矗立;它不仅是山川奇丽秀美,茶文化底蕴也很深厚。元代王仪在其过《五岭》诗中写道:“五岭一日度,精力亦已竭。赖是佛者徒,岭岭茶碗设。”而《羊斗岭头募化烧茶偈》诗曰:“冬汤夏水力无边,奉劝檀柳莫惜钱。随意挥毫生喜助,往来感赞福三千。五岭、羊斗岭和浙岭都分别位于休宁和婺源境内且山脉相连;而“岭岭茶碗设”及“募化烧茶偈”等茶事,则是徽州茶区施茶礼客的古老遗风。

  方姓老妪逝后就葬在浙岭头的茶亭旁,往来的路人深感她的恩惠,就在坟茔边拾石堆冢以报其德;那墓由大小瓦砾、石块等堆砌而成;日积月累,竟在浙岭形成了一个高六米,占地60平方米的“堆婆冢”;志书称其“方婆冢”。此后,人们也开始尊称施茶老妪为“方婆”。清道光年间,人们为了纪念方婆的乐善好施,为她立了一块“堆婆古迹”碑刻;一位叫詹琉的文人还题写了碑文。而方婆煮茶汲水的“一线泉”,却是泉水一线,涓涓细流,长年不绝,虽大旱而不涸;所以在泉眼上方山崖的石壁中,清道光元年有人题刻“一线泉”三个大字。

古徽州婺源茶德史上的神圣标志《方婆冢》

  千百年来,“堆婆冢”成了民风淳厚的徽州茶人传承茶德的一个神圣标志。历代骚人墨客登上浙岭,都要凭吊“堆婆冢”遗存,感怀方婆助人乐善的高义。明代著名茶人许次纾为之感动,他在《题浙岭堆婆石》诗中叹道:“乃知一饮一滴水,思至久远不可磨”。时至今日,浙岭尚存“万善庵”残部、《万善庵茶亭记》碑及茶亭,然碑刻文字已严重风化,无法辨认。而清嘉、道年间修缮万善庵及茶亭记事碑和乐助碑等也不知去向;只有茶亭北边的“堆婆冢”古墓依然静寂地面对着那饱经沧桑的古驿道……。

  在中国人饮茶的历史中,济人茶水行方便的施茶,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喝茶方式,它在茶馆之外,又无商业性质,同时还有简陋茶馆之实;这种容易实现的“善行”不仅十分普遍且世代传承;而后人也将施茶这种善行称为“方婆遗风”。中国的茶文化讲究修身养性,讲究伦理道德,也讲究“积善”;然最重要的还是要体现传统美德及敬爱他人的茶道精神;施茶人方婆的善举,无疑是让古老的徽州茶乡增添了一份浓郁的茶韵……。(文章来源:黄山日报网)

古徽州婺源茶德史上的神圣标志《方婆冢》

图片来源于网络  编辑:齐贵飞

68.4K
关闭

向上
版权所有:婺源县峡谷春茶厂 备案号:赣ICP备14009322号-2
地址:上饶市婺源县思口镇西源村 /上饶市婺源县思口镇新街[中国邮政]斜对面
手机:18970328928 电话:0793-7335858